包先康,男,安徽舒城人,博士,三级教授,硕士生导师。曾为安徽工程大学学术骨干,公共管理学科社会工作与社会治理方向带头人,社会工作专业农村社会工作与社会治理方向带头人,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建设骨干成员,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
主要学习经历:2001.9-2004.7就读于安徽大学社会学系,获法学硕士学位;2010.9-2013.7就读于安徽师范大学政治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校级优秀毕业生。
工作经历:1990.7-2001.9任教于安徽省舒城县九井中学(现万佛湖中学),讲授中学物理;2004年7月-2024年11月任教于安徽工程大学人文学院,2010年获聘副教授,2015年获聘教授,2020年晋升三级教授;2025年8月——任教于芜湖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讲授课程:本科阶段课程包括社会学概论、社会政策、发展社会学、社会福利思想、农村社会学、管理学原理与方法、逻辑学基础、形势与政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研究生阶段课程包括社会管理理论与实务、文化管理理论与实务、地方政府治理理论与实务、社会政策、农村社会工作、逻辑学基础(体育学院)、伦理学基础。
研究方向:农村社会学、社会政策、社会工作与社会治理,应用伦理学等。
学术兼职:安徽省农村社会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学会会员,安徽省社会学会理事;中国伦理学会会员;安徽省伦理学会理事;安徽江淮乡村建设研究院研究员、理事;多家核心期刊匿名审稿人。
社会兼职:民建安徽工程大学支部主委,鸠江区政协委员,鸠江区检察院听证员。
获得的荣誉:
1.安徽省研究生教学名师(2022)
2.校级先进个人(2018)
3.校级教学优秀奖(2016)
主持的科研项目:
1.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农村社区微治理研究》(15BSH022),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结题,等级:良好。
2.安徽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优势视角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AHSKZ2021D19),安徽省社科规划办,在研。
3.安徽高校协同创新重大项目《安徽城乡基层治理创新与重大风险防范化解研究》(GXXT2019038),子项目《农村社区空心化背景下农村社区治安防控研究》,安徽省教育厅,结题,等级:良好。
4.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社区有效治理机制研究》(SK2019ZD11),安徽省教育厅,结题,等级:优秀。
5.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重大课题《大别山老区和沿淮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研究》(2016ZD013),安徽省社会科学联合会,结题,等级:合格。
6.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研究》(SK2015ZD05),安徽省教育厅,结题,等级:优秀。
7.安徽省教育厅一般项目《村民小组治理研究》(2006sk222),安徽省教育厅,结题,等级:优秀。
8.安徽省教育厅一般项目《村民自治视野下村民代表研究》(2010sk319),安徽省教育厅,结题,等级:优秀。
9.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社会政策与新型农民培养研究》(AHSK09-10D42),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结题,等级:免检。
10.安徽省软科学项目《安徽新型城镇化与美好乡村建设的良性互动研究》(1402052042),安徽省科技厅,结题,等级:良好。
11.2022年度新时代育人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研究生教育)省级研究生规划教材《社会政策新论》(2022ghjc068),结题,等级:合格。
出版专著:《治理之码:农村社区微治理》,中央编译出版社,2023年版,35万字/独著。
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代表作:
1.国家政权建构与乡村治理变迁,人文杂志(CSSCI),2007年第6期。全文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政治学》2008年第2期。
2.乡村社会资本:村民小组治理的社会植被,人文杂志(CSSCI),2009年第2期。
3.新型农民培养过程中的社会政策突破,学术界(CSSCI),2009年第1期。
4.非社会问题化与社会政策遮蔽,晋阳学刊(CSSCI),2011年第4期。全文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工作》2011年第12期,并被《社会学文摘》2012年第1期详摘。
5.公民教育与新型农民培养,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2012年第3期。
6.论农民公民意识培养:一种社会政策的视角,学术界(CSSCI),2012年第6期。
7.论农民公民能力的提升:基于社会政策的视角,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CSSCI),2013年第1期。
8.村民自治视野下村民代表的权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2013年第3期。
9.治理的伦理意蕴及其超越,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2013年第5期。
10.农村社区治理中礼治和法治的共生、冲突与整合,内蒙古社会科学(CSSCI),2013年第6期。
11、社会转型期农民公民意识的变化,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CSSCI),2014年第3期。
12.农村社会管理创新视域下的农民公民意识培育,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CSSCI),2014年第5期。
13.治理的处境化诠释:话语、政策与意识形态,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2015年第4期。
14.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动力、逻辑与制度发展,学术界(CSSCI),2015年第3期。
15.我国社会政策碎片化与民生困境,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2016年第4期。观点被《新华文摘》2017年第2期摘登。
16.社会工作视域下的社会治理创新,中州学刊(CSSCI),2016年第5期。
17.农村养老服务协同供给模式建构研究,社会科学辑刊(CSSCI),2016年第5期。
18.农民工身份的建构与转换:基于承认的视角,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2016年第6期。
19.农村社区微治理研究基本问题论纲,北京社会科学(CSSCI),2018年第1期。
20.区域内生发展下连片贫困区精准扶贫的质量提升,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CSSCI),2018年第1期。
21.指标式治贫模式的理论探讨及其失灵困境应对,社会科学辑刊(CSSCI),2018年第3期。
22、农村社区微治理中软权力的生产与运作逻辑,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CSSCI),2018年第5期。
23.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社区微治理研究,社会科学辑刊(CSSCI),2021年第6期。
24.博士论文《农民公民意识培育研究》,安徽师范大学优秀博士论文,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