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风采 > 侯宏堂教授
侯宏堂教授
时间:2024-06-04 09:07:05  编辑:王天其 预审:侯倩 终审:韩雪松  浏览次数:849

侯宏堂,男,1971年生,安徽定远人,文学博士现为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芜湖学院人文与传播系兼任教师,曾任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兼副社长。

承担课程:

    中国文学批评史

研究方向:

中国美学中国文学批评史 中国近现代学术思想史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文化诗学

宋代艺术批评现代新儒家文艺思想

科研项目:

主持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南宗禅学与中国诗学研究”(2000jqw05);

主持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阴阳学说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2003jw073);

主持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从陈寅恪、钱穆到余英时——以‘新宋学’之建构为中心”(2008sk081zd);

主持全国高校古委会古籍整理项目“《诗集传》校释”(2009);

主持安徽省A类重点学科资助项目“余英时学术思想研究”(2009);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宋学’成就及其现代意义的史学观照”(11YJC770014);

主持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点项目“理学与宋代诗学研究”(SK2013A077)。

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世纪中国的思想世界”(01JAZJD720013)。

主要论著

出版学术专著《“新宋学”之建构——从陈寅恪、钱穆到余英时》(37万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出版论文自选集《中国学术思想散论》(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参编高校教材《中国文化概论》(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修订版);

参编高校教材《中国美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参编高校教材《文艺学美学研究导论》(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主要论文

“天人合一”观早期发生历程》(载《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2001年第1期全文转载,《新华文摘》2001年第2期摘要介绍);

《论阴阳辩证思维及其对中国传统艺术理论的影响》(载《东方丛刊》2002年第2辑);

《内向思维与中国传统艺术理论的主体精神》(载《江海学刊》2002年第2期);

《阴阳学说与中国人的宇宙观》(载《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阴阳学说的发展历程及其思想意蕴》(载《国学研究》第1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阴阳观念起源新探》(载台湾《中国文化月刊》,2005年6月第294期);

《试论朱熹<诗>说的美学意义》(载《国学研究》第18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陈寅恪对“宋学”的现代诠释》(载《文艺理论研究2006年第6期);

20世纪90年代中国实践论美学的自我反思》(载《吉首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余英时中国文化重建思想述略》(载《学术探索》2008年第5期);

《钱穆对“宋学”的现代诠释》(载《近代史研究》2009年第6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文化研究》2010年第3期全文转载);

《从“朱陆之争”到“内在理路”——余英时中国学术思想史研究理念与方法管窥》(载《兰州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余英时对“宋学”的现代诠释》(载《安徽史学》2011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