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名
字体释义:
校名字体来源于《芜湖县学记》碑刻拓本。据《芜湖县志》等史料记载,芜湖学宫始建于北宋元符三年(1100年),崇宁元年(1102年)奉诏扩建,开州县置学(地方办学)之先河。为记其盛,县令林修专请礼部尚书黄裳撰文,由时任无为县守的著名书法家米芾书写《芜湖县学记》,并刻碑立于学宫内。1981年9月,省政府公布“县学记碑”为第一批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芜湖学院位于芜湖市江北大龙湾,城市道路“米芾路”直达校园东门。学校与身在镜湖区的“县学记碑”隔江相望,同无为县城的“米公祠”亲邻对话。校名字体既有历史渊源,也有文化传承;既便于现代传播,更具地域特色。
二、校徽
校徽释义:
校徽整体造型由博士帽、螺母、六边体、钥匙、芜湖学院英文首字母“W”“H”“U”设计构成。博士帽象征着智慧、知识、成就、权威,寓意学校在教学和学术方面获得成就;学生们在学校获得知识、技能。螺母象征精工,代表了工匠精神,符合芜湖学院应用型大学的特色,寓意大学在产、教、研完美结合,发挥高校的社会价值。六边形是中国传统形状,象征六合、六顺之意。从工程角度,是最稳定和对称的形状。化学的分子结构、物理学上的螺母,都采用六边形,寓意稳定。钥匙寓意学院为莘莘学子开启希望与未来的大门。标志整体造型美观,寓意贴切,体现芜湖学院的办学理念及学校特色。
三、校训
校训释义:
“厚德”语出《周易·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在表达学校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期望全校师生员工胸怀天下,立身行道,砥砺德行,立志向善。
“自强”语出《周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在表达学校师生员工朝乾夕惕,战胜自我,奋发向上,刻苦学习,堪当民族复兴重任。
“开物”语出《周易·系辞上》:“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意在表达全体师生积极探索事物发展的变化规律,致力通晓万物的道理并奉行而得以成功。
“鼎新”语出《周易·杂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鼎”,树立之意,也代表国之重器。意在表达学校转设是高等教育革故鼎新、提档升级的要求,也凸显学校未来工科为主应用型大学的定位,更体现了学校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特征。
校训“厚德自强,开物鼎新”,形成了“四位一体”的格局,即培养载物之德行、养成不息之精神、通晓万物之道理、保持革新之姿态。既传承了学校前身皖江学院的历史文化,也彰显了芜湖学院新的时代精神和责任担当,是学校对“立德树人”的具体落实和不懈追求。
四、组合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