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两会”在北京开幕,我校师生高度关注,通过网络、电视、广播等多种媒体渠道,收听收看大会盛况。大家紧跟“两会”动态,积极学习“两会”精神,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展开热烈讨论。师生们结合自身工作与生活实际,畅谈真切感受、热议社会热点、表达美好期盼,力求将“两会”精神融入日常,为学校发展、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汽车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 王光煜:李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简明务实又充满豪情,尤其是报告中提到,国家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规划通过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为汽车工程学院的专业布局与学科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指引。作为一名基层的党务工作者,我一定把握好政治方向,全心全意为推动新生的汽车工程学院开好局,起好步。
计算科学学院党总支书记 谢贵勇: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这正是我们二级学院改革发展的核心命题。计算科学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立足学院学科特色,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加速学科整合,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助力学生在AI时代提升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计算科学相关学科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水平,用实际行动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艺术与体育学院院长 李祝青:文化产业作为新兴力量,在推动经济发展、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方面意义重大。艺术与体育学院所涉及的专业领域与文化产业紧密相关,学院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强与文化产业界的交流合作,推动学科发展与创新。同时,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创新与团队协作能力。我会以两会精神为指引,携手学院全体教职工,为培育更多优秀的艺术、体育人才而不懈努力。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许宁:今年全国两会在“十四五”收官与 “十五五”谋篇布局的历史交汇点召开,既是对过去五年成就的全面总结,也是对未来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从精准把控经济航向,到细致描摹民生温度,从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到扎实做好文化传承,这场盛会不仅为“十四五”画上圆满句号,更以实干之姿开启了“十五五”的壮阔征程。这场盛会让我更加坚信: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必能以“稳”的根基、“进”的动能、“拼”的精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打开一片更加壮阔的改革发展新天地。
物流与营销专业党支部书记 陈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绿色低碳、基层治理、高质量教育体系等议题,既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也让我们更加明确了基层党组织的责任与使命。作为一名学生支部书记,我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引导学生党员深刻领会两会精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在日常工作中我也会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情怀,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校团委学生兼职副书记 崇磊: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经济发展、教育创新、科技创新等议题与我们青年学生的成长息息相关。我们欣喜地看到,国家对教育的投入持续加大,对青年人才的重视前所未有。这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成长舞台和更多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两会上传递出的创新精神、奋斗精神,正是我们所需要的。我们要以两会精神为指引,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3级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学生 刘厚静: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学生资助政策的调整与优化成为我关注的焦点。国家通过提高标准、扩大覆盖、精准施策,巩固“双减”成果,优化基础教育生态,实施学生资助政策的调整与优化,这既是民生工程的具体实践,也是人才培养战略的重要支撑,不仅传递出“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失学”的人文关怀,也彰显了“为现代化建设育才”的战略高度。作为一名国家资助政策的受益者,我对未来充满信心,我要学好专业知识,在专业领域发光发热!
22级美术学专业 邢新愿:观看全国两会开幕,我深切体悟到时代赋予青年学生的责任担当。政府工作报告里科技创新、教育改革、就业创业等议题,与青年未来紧密相连。身处科技与产业变革浪潮,我们应积极投身其中。报告提及“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我们指明方向;代表们关于“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的建议,彰显国家对青年成长的重视。作为新时代青年,要珍惜学习机会,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以昂扬姿态迎接挑战,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