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遇盛夏,“践”证成长。9月23日下午,芜湖学院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评比汇报会在8号楼报告厅举行。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周新胜,校长助理、校团委书记邵敏,教务处处长徐达奇,学生工作处处长章敬峰,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义德受邀担任本次汇报会评委。各学院教师评审代表、学生评审团及各实践团队成员共计百余人参会。
汇报会上,18支实践团队依次进行展示汇报,每支团队限时5分钟,通过PPT形式,从实践准备、实践过程、实践收获等方面,详细分享了在乡村振兴、文化传承、基层治理等领域开展的实践内容。其中,“池州古韵・文化传承”社会实践团队汇报人刘宇轩,介绍了团队在池州市探访“傩文化”、传承“十番锣鼓”、学习“青阳腔”的实践过程;“繁星防疾”志愿服务团队在开展环境监测工作的同时,积极向群众传播“结核病防治”知识;“青禾筑梦,科创惠农”乡村振兴实践团队汇报人华佳慧,则讲述了团队成员开展科技助农服务及“送课下乡”活动的实践故事。
汇报环节结束后,徐达奇作总结点评。他指出,学校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元、成果丰硕。同时,他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同学加入社会实践队伍,在社会实践这一“大课堂”中检验所学知识、提升综合本领、增长见识和阅历,主动担当时代使命。
据悉,2025年暑假期间,我校共立项组建了20支校级及以上社会实践团队,其中包含2支国家级实践团队、1支省级专项团队、3支芜湖市重点团队、5支芜湖市优秀团队、3支芜湖市市级团队。此外,千余名学生以“扬帆计划”“优秀学子家乡行”等实践项目为平台,自主开展个人社会实践活动,团队立项数量与实践参与人数均创下新高。
未来,我校将持续深化实践育人体系建设,进一步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课堂中锤炼本领、增长才干,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挺膺担当。
(供稿 文/团委青年媒体中心 唐丹娜 黄安琪 图/杨磊 王明昊)